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食安沈阳共建共享

食安沈阳共建共享

  • 作者: 商标实时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12 18:05:24
  • 摘要

    沈阳,别称盛京、奉天,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有着2300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全市总面积128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

  • 沈阳,别称盛京、奉天,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有着2300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全市总面积128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7万,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食安沈阳共建共享图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按照“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有力推动全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在省食品安全年度考核中,沈阳市连续三年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一,沈阳市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提升到82.35分,知晓率提升到87.21%。

  • 统筹规划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党政同责高位推动

  • 沈阳市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市、区两级全部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统筹协调食品安全专项工作。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绷紧工作体系,持续完善法规制度,充分发挥食安委作用,市区两级扎实推进,强化基层监管责任,保障资金投入,形成“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全域覆盖、社会共治”的创建格局。

  • 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

  • 出台《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建立3处集中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推进示范区,推进沈阳市耕地污染源头治理;严格定点屠宰企业管理,落实入场查验、出厂附具“两章两证”等要求,规范畜禽屠宰;对107家农贸市场实现升级改造,在全国率先推出“农贸市场规范建设标准”;投资2.53亿元建成南北2家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单位,日处理能力达到720吨,成功通过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验收评估;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严把农业投入品使用关;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对市级储备粮100%全覆盖开展质量验收和检测,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 严格食品安全过程监管

  •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大抽检力度,食品抽检监测量连续三年达到6份/千人以上,农药兽药残留食品检验量达到3份/千人以上。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大督办”四大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对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等重点领域监管,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体系检查年度覆盖率达到100%。全市632所中小学校全部由校长任食堂法定代表人,压实校园“一把手”第一责任,首创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三清三严三禁止”工作方法,均严格落实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校园食品安全春秋两季开学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 创新长效监管机制

  • 在饭店、小餐饮、便利店(超市)等10个业态(领域)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证准营”,优化食品许可审批服务;推行沈阳官方版食用农产品合格证APP和地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快速通关入市,开具沈阳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32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达到2.8万吨,实现食用农产品从产地监管到市场监管无缝衔接;创新建立“制度管人、系统管事、监督体系管行为”的新型工作模式,在全国首创“大数据监督”概念,推进食品安全行纪衔接。

  • 多措并举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 创新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 沈阳市系统搭建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校园食堂、农贸市场等11个业态、包括2458个平台网格在内的四级网格构架,1398名专业网格员按照监管区域与网格绑定,对全市11.8万余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现监管底数动态管理。实行“定格、定人、定责、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论”八定标准,落实“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定量化、定量问题信息化”四化要求。归集企业登记注册、行政许可、日常监管、检验检测、行政处罚、投诉举报、大众点评、约谈警示等动态信息,形成逻辑、责任、工作“三闭环”管理。沈阳市食品药品网格化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食品安全精准监管,成为沈阳市“数字政府”的一张耀眼名片。

  • 定点冷库“铁桶”监管,织牢疫情防控网

  • 首创进口冷链食品“首站定点冷库”集中贮存管理,形成专库存储、专区管理、专队作业、专班监管、专项服务“五专”管理机制。实现了“待检区、检测消毒区、缓冲区、隔离区、仓储区”专区内配备“专用通道、专用叉车、专用站台、专用电梯”同时专队作业人员“集中居住、集中接送、集中就餐”,对入库货品开展“批批检测,件件消毒”“五区四专三集中”闭环式运行。实现以“辽冷链”追溯码为着力点的进口冷链食品全程双向精准追溯体系,构建进口冷链食品精准防控新格局。截至目前,累计检测进口冷链食品1.11万批,消毒712.80万件,涉及进口冷链食品8.95万吨,排查涉疫进口冷链食品突发事件22起,涉事货物总量2031.34吨。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报道了沈阳市进口冷链食品定点冷库贮存管理工作,向全国推广沈阳经验。

  • 加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 2021年沈阳市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模型研究”课题组应用实验基地,2019年、2021年先后举办食品安全应急实战联合演练,邀请全市中小学相关领导观摩、培训,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市食安办组建了101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家库,组织开展了19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会商,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严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 加大食品集中整治力度

  • 多部门执法联动、“行刑衔接”,近三年,查处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案件1550余件,落实“处罚到人”151人,立案率、结案率均为100%。市公安局先后破获“9.10病死牛”、“10.17病死羊”等大要案件,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高度肯定。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保健食品行业、非法添加、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监管、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集中整治,广泛开展社会宣传,集中销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12.9吨,锚定农村地区食品批发市场,建立定期巡查+企业自查+飞行检查的“三查”机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 强化食品安全技术引领

  • 将食品安全纳入全市科技计划,参与3项与食品有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2项省、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批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1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建成15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投资1.26亿元新建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作为沈阳市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技术保障和支撑检验检测机构。市政府兑现政策补助资金305万元,支撑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 标本兼治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 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 创建小作坊示范店237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20家,保健食品诚信经营示范店26家、诚信店3340家,餐饮质量示范街32条、示范店(食堂)334家,示范创建工作单项数量及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有力带动了全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饿了么”“美团”外卖配送食安封签沈阳市区域全覆盖,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 实现食品信息化精准追溯

  • 制定农产品合格证试行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工作机制,实施农产品信息化追溯。全市建有食堂的549所中小学校均已完成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和账号注册,覆盖率达100%。严格开展食品原料追溯工作,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建立登记制度追溯,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等各项记录制度。

  • 实现食品安全信用监管

  • 开发“沈阳市企业信用风险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自动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和动态风险管理。智能归集13万余户企业信息,22万条行政许可信息,1.6万条年报信息,16.3万条监督抽检信息,5000余条投诉举报信息,2100余条行政处罚信息,形成了横向涵盖21个部门、38个领域的多维度分布式企业信用“数据档案”。推进食品生产经营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形成食品企业信用风险三级指标体系,将企业按照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类,动态确定监管检查频次和内容,实现“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差异化“精准监管”,有效提升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

  • 全力推动酸菜产业转型升级,彻底解决持续30年的“窖腌酸菜”食品安全隐患,实现全部7175个窖坑“清零销号”和社会稳定“双重目标”。实施“区域品牌+标杆企业+质量工匠”引领示范工程,评选出30家市级“菜篮子”生产保供基地,打造柴火大院和十月稻田2个特色农村电商品牌。制定实施10项农业品牌团体标准,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件,其中“新民大米”“公主屯鸡蛋”荣获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最高奖“后稷特别奖”,建立了“标准化+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模式。

  • 共建共享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 发挥民意征集“指明灯”作用

  • 沈阳市首创连续四年开展食品安全问计于民“百千万”调查工程,深入百个街道(乡镇)、千个社区(村屯)、万户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就百姓最关心、需要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制定靶向治理工作措施。财政拨付1000余万元,对省定贫困村所在的8所小学1.5万余学生给予每名学生每学年800元午餐补助,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水平总体上得到改善。

  • 发挥行业企业“助推器”作用

  • 创新食品安全责任险投保方式,率先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金融补助、企业自愿”多元化参保模式,全市正常营业餐饮单位、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中央集体配送单位食品安全责任险投保率达到100%,肉蛋奶和白酒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参保率51%。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人员组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深入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食品安全责任险宣传推广等志愿服务,切实建立起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 发挥社会监督“同心圆”作用

  • 聘请人大代表、法律及新闻工作者等2535名社会监督员,建成13支、1501人食品安全志愿者及2707名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构建风险监测网络,确定311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市食安办邀请专家、食品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代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会商,持续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全市1701家中小学食堂100%实现明厨亮灶动态监管,学生家长和消费者通过扫描企业二维码和盛京食安微信小程序线上查询,获取监管信用档案和明厨亮灶视频等信息,实现社会共治数字化治理。

  • 发挥创新科普宣传“加速键”作用

  • 依托“食品安全宣传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等科普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商超、进农村、进校园科普宣传1万余次,开展志愿服务1万余次,受益师生家长239.73万人次,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在主流网络媒体开设食品安全知识科普专栏,并形成二维码发放到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社区、学校、商业街等公共场所,目前已发放10余万点位,市民扫码随时可查询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较传统的宣传方式扩大了知识点,增加了覆盖面。

  • 沈阳市将继续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尚志文)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