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广西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

广西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

  • 作者: 小象 发布时间:2024-01-13 20:48:33
  • 摘要

    近日,针对近期西江黄金水道再次出现大规模船舶滞航事件,梧州航道养护中心主任林喜荣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一般每年10月1日起,西江进入枯水期,但近两年来,西江枯水期有所提前,受枯水期影响航道水深不足、航道整治工程正在施工、运输企业应对枯水预估不足及水路运输进入旺季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在枯水季极易发生船舶滞航。

  • 近日,针对近期西江黄金水道再次出现大规模船舶滞航事件,梧州航道养护中心主任林喜荣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一般每年10月1日起,西江进入枯水期,但近两年来,西江枯水期有所提前,受枯水期影响航道水深不足、航道整治工程正在施工、运输企业应对枯水预估不足及水路运输进入旺季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在枯水季极易发生船舶滞航。

    广西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图
  • 南宁云—南宁晚报讯(记者廖欣通讯员郑燕)昨日,记者从广西港航发展中心了解到,近十年来,广西水运着力为构建内外畅联的立体大交通做好开路先锋,10月28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通航圆满成功;西江黄金水道上在建的西津二线船闸也将于今年年底通航,届时,3000吨级船舶可通过西江航运干线从南宁直通粤港澳大湾区,对推动广西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西江航运干线,是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珠江水系的主通道,是内河船舶上下两广的必经之路,其货运量约占珠江干线运输量的70%,是广西内河最繁忙的水运干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为改善西江水道的航运能力,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梧州段,先后建成了西津、贵港、大藤峡、桂平和长洲多个梯级枢纽船闸。

  •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定松介绍,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如期建成通航,正是广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建设交通强国精神的实际行动,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投用后,3000吨级船舶可常年直航大湾区,西江“一干七支”中的干线航道运输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有利于构建广西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继10月28日柳州红花二线船闸顺利通航后,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再传捷报:在建的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上引航道充水完毕,预计今年12月通航,届时,3000吨级船舶可从南宁直通粤港澳大湾区,对于推动广西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南充是水运大市,自古舟楫繁忙。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水运是南充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全市人民对水运有着浓厚的情结。据了解,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抢抓“四川水运发展突破年”专项行动重要发展机遇,助力南充水运事业发展,在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航务管理局等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南充临江建设集团于2022年11月组建成立全市首家省际水路货物运输公司,开展覆盖省际水路货物运输、港口码头建设经营管理、船舶制造、水运工程建设管理、河道疏浚等业务,致力于重建嘉陵江黄金水道,引领南充水运发展,为加快建设区域交通物流中心贡献力量。

  • “五一”黄金周是城乡居民出游规模最大,国内外游客云集各个旅游景点,使交通安全工作量倍增。省交通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的工作方针,在省委、省政府、交通部的正确领导下,真抓实干,确保交通系统安全。今年黄金周期间,全省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万人,累计投入运力万辆,客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全省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万人,累计投入船舶8862艘,70811'>0811个客位,客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全省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 我是交通运输部批复投资建成的国内第一艘纯电池动力高速公务船,开辟了长江黄金水道绿色船舶先行之路,是落实“双碳”要求的绿色船舶“典范标兵”。

  • 嘉陵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南充港河西作业区化工专用码头和大件运输码头是嘉陵江中游的重要物流枢纽之一,一直是我国川东北地区出入长江的重要门户。据了解,南充港河西作业区化工专用码头建有8个500吨泊位,可兼靠1000吨船舶,每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95万吨,是西部陆海交通枢纽、嘉陵江航运实现无缝连接的重要联结点。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