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正牌赫拉入华遭遇“商标劫”在华传播力度或下降

正牌赫拉入华遭遇“商标劫”在华传播力度或下降

  • 作者: 十象知产买商标专家 发布时间:2024-01-13 01:32:44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2号《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的决定》已经2010年3月17

  • “疫情对民宿行业冲击比较大,我们认定品牌化、规范化才是出路,推出‘渔栖里’品牌,调整员工团队,重新设计装修。在市场监管部门对接下,以质押‘渔栖里‘商标方式获得了150万元授信金额,帮助我们民宿在今年暑假旅游高峰前顺利完成改造升级。”仪式上,作为全国首单贷款受益企业,浙江台州渔村小叙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发言。

    正牌赫拉入华遭遇“商标劫”在华传播力度或下降图
  • 对于“IP商标”部分,一方面平台中的专家库对新药研发项目的准确率进行专业评估、降低研发失败风险;另一方面医药外包行业由于能接触到客户的专利信息,为了得到客户信任药明康德对商标信息严加管理、防止外泄;对于“CRO医药外包服务”部分,药明康德通过在全产业链布局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给药企研发带来了巨大助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2010'>2010修改版)来源十象买商标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 第572号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的决定》已经2010'>2010年3月17日国务院第10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 总理温家宝

  • 二○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的决定

  • 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作如下修改

  • 一、将第十一条修改为“商标备案情况发生改变的,商标权利人应当自发生改变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海关总署办理备案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 “商标权利人未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给他人合法进出口或者海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造成严重影响的,海关总署可以根据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撤销有关备案,也可以主动撤销有关备案。”

  • 二、将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商标权利人在向海关提出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请后,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就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或者财产保全的措施。”

  • 三、第二十四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五)项“在海关认定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为侵权货物之前,商标权利人撤回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的。”

  • 四、将第二十七条第三款修改为“被没收的侵犯商标货物可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海关应当转交给有关公益机构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商标权利人有收购意愿的,海关可以有偿转让给商标权利人。被没收的侵犯商标货物无法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且商标权利人无收购意愿的,海关可以在消除侵权特征后依法拍卖,但对进口假冒商标货物,除特殊情况外,不能仅清除货物上的商标标识即允许其进入商业渠道侵权特征无法消除的,海关应当予以销毁。”

  • 五、将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三十一条,修改为“个人携带或者邮寄进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数量,并侵犯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商标的,按照侵权货物处理。”

  • 此外,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 本决定自2010'>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

  • (2003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5号公布根据2010'>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的决定》修订)

  • 第一章总则

  • 第一条为了实施商标海关保护,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维护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条例。

  •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商标海关保护,是指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以下统称商标)实施的保护。

  • 第三条国家禁止侵犯商标的货物进出口。

  • 海关依照有关法律和本条例的规定实施商标保护,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的有关权力。

  • 第四条商标权利人请求海关实施商标保护的,应当向海关提出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请。

  • 第五条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海关如实申报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商标状况,并提交有关证明文件。

  • 第六条海关实施商标保护时,应当保守有关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 第二章商标的备案

  • 第七条商标权利人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将其商标向海关总署申请备案申请备案的,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一)商标权利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买卖地或者国籍等

  • (二)商标的名称、内容及其相关信息

  • (三)商标许可行使状况

  • (四)商标权利人合法行使商标的货物的名称、产地、进出境地海关、进出口商、主要特征、价格等

  • (五)已知的侵犯商标货物的制造商、进出口商、进出境地海关、主要特征、价格等。

  • 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内容有证明文件的,商标权利人应当附送证明文件。

  • 第八条海关总署应当自收到全部申请文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备案的,应当说明理由。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总署不予备案

  • (一)申请文件不齐全或者无效的

  • (二)申请人不是商标权利人的

  • (三)商标不再受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

  • 第九条海关发现商标权利人申请商标备案未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文件的,海关总署可以撤销其备案。

  • 第十条商标海关保护备案自海关总署准予备案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10年。

  • 商标有效的,商标权利人可以在商标海关保护备案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向海关总署申请续展备案。每次续展备案的有效期为10年。

  • 商标海关保护备案有效期届满而不申请续展或者商标不再受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海关保护备案随即失效。

  • 第十一条商标备案情况发生改变的,商标权利人应当自发生改变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海关总署办理备案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 商标权利人未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给他人合法进出口或者海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造成严重影响的,海关总署可以根据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撤销有关备案,也可以主动撤销有关备案。

  • 第三章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及其处理

  • 第十二条商标权利人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即将进出口的,可以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

  • 第十三条商标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应当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文件,并提供足以证明侵权事实明显存在的证据。

  • 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一)商标权利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买卖地或者国籍等

  • (二)商标的名称、内容及其相关信息

  • (三)侵权嫌疑货物收货人和发货人的名称

  • (四)侵权嫌疑货物名称、规格等

  • (五)侵权嫌疑货物可能进出境的口岸、时间、运输工具等。

  • 侵权嫌疑货物涉嫌侵犯备案商标的,申请书还应当包括海关备案号。

  • 第十四条商标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应当向海关提供不超过货物等值的担保,用于赔偿可能因申请不当给收货人、发货人造成的损失,以及支付货物由海关扣留后的仓储、保管和处置等费用商标权利人直接向仓储商支付仓储、保管费用的,从担保中扣除。具体办法由海关总署制定。

  • 第十五条商标权利人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符合本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并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担保的,海关应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书面通知商标权利人,并将海关扣留凭单送达收货人或者发货人。

  • 商标权利人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或者未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担保的,海关应当驳回申请,并书面通知商标权利人。

  • 第十六条海关发现进出口货物有侵犯备案商标嫌疑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商标权利人。商标权利人自通知送达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提出申请,并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担保的,海关应当扣留侵权嫌疑货物,书面通知商标权利人,并将海关扣留凭单送达收货人或者发货人。商标权利人逾期未提出申请或者未提供担保的,海关不得扣留货物。

  • 第十七条经海关同意,商标权利人和收货人或者发货人可以查看有关货物。

  • 第十八条收货人或者发货人认为其货物未侵犯商标权利人的商标的,应当向海关提出书面说明并附送相关证据。

  • 第十九条涉嫌侵犯专利权货物的收货人或者发货人认为其进出口货物未侵犯专利权的,可以在向海关提供货物等值的担保金后,请求海关放行其货物。商标权利人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海关应当退还担保金。

  • 第二十条海关发现进出口货物有侵犯备案商标嫌疑并通知商标权利人后,商标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海关应当自扣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是否侵犯商标进行调查、认定不能认定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商标权利人。

  • 第二十一条海关对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进行调查,请求商标主管部门提供协助的,有关商标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 商标主管部门处理涉及进出口货物的侵权案件请求海关提供协助的,海关应当予以协助。

  • 第二十二条海关对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时,商标权利人和收货人或者发货人应当予以配合。

  • 第二十三条商标权利人在向海关提出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请后,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就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或者财产保全的措施。

  • 海关收到人民法院有关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或者财产保全的协助执行通知的,应当予以协助。

  •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应当放行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

  • (一)海关依照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扣留侵权嫌疑货物,自扣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的

  • (二)海关依照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扣留侵权嫌疑货物,自扣留之日起5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并且经调查不能认定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侵犯商标的

  • (三)涉嫌侵犯专利权货物的收货人或者发货人在向海关提供与货物等值的担保金后,请求海关放行其货物的

  • (四)海关认为收货人或者发货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货物未侵犯商标权利人的商标的

  • (五)在海关认定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为侵权货物之前,商标权利人撤回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的。

  • 第二十五条海关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商标权利人应当支付有关仓储、保管和处置等费用。商标权利人未支付有关费用的,海关可以从其向海关提供的担保金中予以扣除,或者要求担保人履行有关担保责任。

  • 侵权嫌疑货物被认定为侵犯商标的,商标权利人可以将其支付的有关仓储、保管和处置等费用计入其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 第二十六条海关实施商标保护发现涉嫌犯罪案件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 第四章法律责任

  • 第二十七条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经海关调查后认定侵犯商标的,由海关予以没收。

  • 海关没收侵犯商标货物后,应当将侵犯商标货物的有关情况书面通知商标权利人。

  • 被没收的侵犯商标货物可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海关应当转交给有关公益机构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商标权利人有收购意愿的,海关可以有偿转让给商标权利人。被没收的侵犯商标货物无法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且商标权利人无收购意愿的,海关可以在消除侵权特征后依法拍卖,但对进口假冒商标货物,除特殊情况外,不能仅清除货物上的商标标识即允许其进入商业渠道侵权特征无法消除的,海关应当予以销毁。

  • 第二十八条海关接受商标保护备案和采取商标保护措施的申请后,因商标权利人未提供确切情况而未能发现侵权货物、未能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或者采取保护措施不力的,由商标权利人自行承担责任。

  • 商标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后,海关不能认定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侵犯商标权利人的商标,或者人民法院判定不侵犯商标权利人的商标的,商标权利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第二十九条进口或者出口侵犯商标货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三十条海关工作人员在实施商标保护时,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第五章附则

  • 第三十一条个人携带或者邮寄进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数量,并侵犯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商标的,按照侵权货物处理。

  • 第三十二条商标权利人将其商标向海关总署备案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备案费。

  • 第三十三条本条例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1995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海关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 今天是一个法制社会,很多事情合法合规是第一!商标申请或者商标申请,也是用法定形式来确权维权,所以商标商标申请,还是利大于弊!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