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哑口无言:两年前抢注商标的“二旦面馆”今天正式关门停业

哑口无言:两年前抢注商标的“二旦面馆”今天正式关门停业

  • 作者: 十象知产买商标专家 发布时间:2024-01-13 00:42:43
  • 摘要

    商标转让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里面的问题还是很多,即使是苹果公司也栽进了ipd商标转让的漩涡里。2009年12月,苹果公司穿着马甲

  • 商标转让有什么雷区来源十象买商标资讯|商标转让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里面的问题还是很多,即使是苹果公司也栽进了ipd商标转让的漩涡里。2009年12月,苹果公司穿着马甲英国IPpplictionDevelopment公司(英文缩写恰恰是精心设计的“IPD”),以3。5万英镑的价格,从台湾唯冠那里收购了在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大陆)买卖IPD商标。要知道,仅仅在几个月前的7月份,苹果公司从汉王科技手中购买iphone商标,却花费了365万美元!

    哑口无言:两年前抢注商标的“二旦面馆”今天正式关门停业图
  • 然而,深圳唯冠提出其在中国大陆买卖的IPD商标,台湾唯冠无权处置,拒绝将该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苹果最终花了6000万美元,才从深圳唯冠那里抱得“IPD”。显然,苹果的马甲公司在签署商标转让协议时,要么没有调查清楚IPD商标在中国大陆的商标权属,要么明知此事但没有签好转让合同,比如没有把深圳唯冠拉到合同里签章认可。

  • 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收购了一个商标,一切都很顺利,结果在办理商标转让手续时,却被商标局给踢了回来。根据商标法的规定,“转让买商标的,商标买卖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买卖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买卖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而商标买卖人恰恰还在相同商品上买卖有其他近似商标。

  • 当这家跨国公司要求商标买卖人将这些近似商标转让给它时,商标买卖人同意了,不过,这可不是免费的,你得再付一些钞票。但是,跨国公司希望是免费的,拒绝为这些它根本未打算使用的“近似商标”继续买单。关键是双方在合同中并没有约定怎么处理这种情形。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议爆发了,商标买卖双方打起了合同官司。

  • 与别人做商标买卖的'>做商标买卖的交易,自是要小心翼翼地绕开雷区。但有的公司为了一枚心仪的商标(品牌),反而把程序走的太复杂了。“皮尔·卡丹”商标“一女二嫁”的旧闻,可以发现上海中服把商标收购弄得比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 在1979年,皮尔·卡丹就最早把国外时装秀带进了中国。此后,“皮尔·卡丹”当时成为中国人心目中顶级、奢侈、身份的标签。不幸的是,这个品牌后来走到了要卖掉的境地。

  • 2009年8月底,上海中服宣布已经签订了关于整体收购皮尔·卡丹的框架性协议。但是,上海中服很快就得到消息,早在7月初,皮具、针织服装、鞋、手套四类品种在中国的“皮尔·卡丹”商标,已经被签署协议转让给了一家温州企业由孙小飞所掌管的卡丹路集团,商标转让总金额为3700万欧元,更令上海中服震惊的是,皮尔·卡丹已于9月收到3330万欧元。

  • 对这个已经落魄的“贵族”品牌,中国企业竟然竞相用高额代价来收购,而皮尔·卡丹先生似乎有“一女二嫁”的嫌疑。那么,到底谁真正买到了“皮尔·卡丹”?具体情况扑朔迷离,外人难以了解真相。

  • 但拨开迷雾可以发现,上海中服所谓的整体收购皮尔·卡丹,并不是收购或入股皮尔·卡丹公司,而只是整体“收购皮尔·卡丹商标在大中华区内(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新加坡)所有商品上的商标所有权,保持原有代理商的代理权。”看起来,好像只是在收购商标,但上海中服弄得跟收购公司一样复杂。

  • 上海中服就像去境外投资一样在办理批文和手续2009年6月底拿到了上海市商委“关于支持上海中服进出口有限公司收购法国皮尔·卡丹商标的函”,同时向上海市和国家发改委提出申报,并于8月5日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文。不仅如此,上海中服还在法国巴黎为收购专门设立了子公司。其实,商标收购这样的“非资本项目”,哪里需要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批准。上海中服把自己给套住了,否则收购商标的动作应该更快些。

  • 当然,媒体的报道可能误读,如果上海中服真的是收购或入股皮尔·卡丹公司,那么在收购谈判期间应该要求对方冻结商标转让,在签署收购协议时,更要确认目标商标还在对方手中,并且在收购协议签署后禁止对方自行处分,包括商标转让、许可等,以免收购回一个没有目标商标的“空壳”公司。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