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专利早讯:OPPO从夏普购入无线通信、视频编码等专利;浙江出台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资金支持政策_十象买商标网

专利早讯:OPPO从夏普购入无线通信、视频编码等专利;浙江出台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资金支持政策_十象买商标网

  • 作者: 十象买商标网 发布时间:2024-01-12 22:50:01
  • 摘要

    OPPO从夏普购入无线通信、视频编码等专利近日,据知识产权媒体IAMMedia消息,OPPO从夏普手中购买了大约100项专利资产,涵盖无线通信、视频编码等技术领域。2021年10月,OPPO和夏普共同

  • OPPO从夏普购入无线通信、视频编码等专利

    专利早讯:OPPO从夏普购入无线通信、视频编码等专利;浙江出台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资金支持政策_十象买商标网图
  • 近日,据知识产权媒体IAMMedia消息,OPPO从夏普手中购买了大约100项专利资产,涵盖无线通信、视频编码等技术领域。

  • 2021年10月,OPPO和夏普共同宣布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及合作,协议涵盖双方终端产品实施通信技术标准所需的全球专利许可。同时,双方结束了自2020年以来在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利诉讼和争议。

  • 经过数年实践,OPPO已形成一套富有特色且精细高效的专利交易模式,即聚焦5G通信标准、AI、影像、快充等前沿技术领域,从企业、研究机构或个人手中小批量购买有潜力成为标准必要专利(SEP)的专利组合,精细化补充现有关键领域专利布局。

  •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在5G通信标准领域,OPPO至少完成4600+族全球专利申请,并在ETSI宣称2000+族5G标准专利;在AI领域,全球专利申请超过2600件,主要布局在计算机视觉、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影像专利全球申请约10100件,授权超过4200件;快充专利全球申请约3360件,累计授权约1866件。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夏普的交易符合OPPO以往的关注领域和交易习惯,并再次印证OPPO这一专利交易模式的精准性和成熟性。

  • 惠及中小微企业浙江出台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资金支持政策

  • 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全省专利转化运用,促进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近日,省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资金支持政策。

  • 该专项计划行动期为2021至2023年,直接面向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业企业、事业单位(不包括分支机构,但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分支机构除外)。

  • 即日起,符合标准的各申报主体可以在“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平台,通过“一站式管理”模块中的“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专区申报,提交申请书、项目运行情况报告、项目绩效凭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 符合以下十五项标准,即可申报。

  • 高校院所输出专利

  • 省内高校(含高校设立的研究院)、科研机构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推动专利转让或者许可给省内中小微企业,产生经济效益,年度累计达30家(含)以上或者当年签订合同的实际到账金额累计达到100万元(含)以上,最高按合同成交金额的5%给予奖励,给予每家每年最高50万元奖励。

  • 中小微企业引进专利

  • 服务机构帮助省内中小微企业,从省外高校(含高校设立的研究院)、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首次引进无专利权法律争议、符合国家技术和产业政策的发明专利,促成转化后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单个合同实际支付金额高于500万元(含)以上的,在实际支付金额5%以内予以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 实施专利开放许可

  • 支持服务机构搭建公开平台,通过精准匹配、信息推送等服务,自2021年起累计促成省内外高校(含高校设立的研究院)、科研机构等通过或者参照开放许可形式,将专利许可省内中小微企业的,达成并备案50个以上合同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 支持省内高校(含高校设立的研究院)、科研机构等通过或者参照开放许可形式,将专利许可给省内中小微企业的,根据备案许可合同中所涉专利,在许可期内每年按照最高不超过实际缴纳年费的50%予以资金支持。

  • 搭建专利供需对接平台

  • 鼓励服务机构建立常态化专利供需发布对接平台,平台自2021年起累计发布省内外高校(含高校设立的研究院)、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的专利出让、许可、作价入股信息200条以上,撮合省内中小微企业完成上述来源的专利交易达到50件以上且交易到账金额达200万以上的,给予交易到账金额10%以内的一次性补助,同一主体最高不超过100万。

  • 开展专利转化竞价(拍卖)活动

  • 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机构细分产业领域,通过发布会、网上展示、成果推介、路演等方式开展省内外高校(含高校设立的研究院)、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等的专利竞价(拍卖)活动。上述专利来源的单场竞价(拍卖)活动成交金额(以到账为准)达到100万以上的,给予不超过到账金额的5%支持。同一主体每年最高100万元。

  • 提供专利数据服务

  • 建设专利数据服务平台,从专利所属技术领域、专利技术功效、专利对应产品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加工标引分析,涵盖不少于10000件专利(其中发明不少于5000件),并发展10000家以上省内中小微企业成为会员,为其提供永久免费查询和精准推送服务的,可按照开发建设成本核算给予30%以内的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

  • 开展专利托管服务

  • 鼓励服务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专利托管服务(包括提供专利产品备案登记代办服务),每年服务省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微企业50家以上,且获得所有被服务企业肯定评价的,给予500元/家资金支持。同一主体每年不超过10万元。

  • 推动专利资本化运营

  • 鼓励金融服务机构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以专利为纽带建立省内中小微企业与高校院所(含高校设立的研究院)、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围绕创新发展需求和技术瓶颈,根据商业化前景确定知识产权布局方式,开展股权投资,促进专利资本化。按照单支基金成立首年管理费用的1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 开展专利质押融资

  •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惠及更多企业。对每年度发放专利质押贷款惠及企业数量排名全省前15名,以及除全省前15名以外的各市前3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杭州代办处统计的质押登记合同上的主体为准),每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每年度给予最高30万奖励。

  • 推出知识产权保险产品

  • 支持保险机构探索开发并推广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专利代理人职业责任保险、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专利许可(交易)实施险等专利保险产品。根据专利保险产品当年度保费总额予以最高不超过50%的资金支持,每年同一保险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在单个设区市合计最高支持100万。

  • 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

  • 支持金融服务企业为省内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服务。单个项目实际融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按照最高不超过实际融资额的1%给予支持。同一机构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 建立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 鼓励金融服务机构以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立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和风险保障作用,针对省内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损失,待质物处置清算后,按本金未收回部分的最高10%比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补偿。单支基金每年最高支持100万。

  •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开展专利转化

  • 经省级备案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以其名下专利组建专利池,入池专利数达到20件以上,自2021年起累计与不少于20家的省内中小微企业达成许可合同并备案,且涉及的中小微企业主营业务均与联盟所在产业相关的,按照每家中小微企业5000元的标准给予联盟一次性补助,同一主体最高不超过30万元。

  • 专利质押融资衍生服务

  • 服务机构为企业专利质押融资提供担保、专利权评价、专利资产评估等服务,且获得所有被服务企业肯定评价的,每年度按其收取相关服务费用的30%给予支持,同一主体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 开展专利转移转化培训

  • 支持服务机构经向市级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后,面向省内高校院所、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及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经省级备案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员单位、“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之星”企业开展专利转移转化相关免费公益培训。自2021年起累计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且人均授课时长不少于10小时的,按照组织培训实际支出费用的30%给予一次性支持,同一主体最高不超过10万元。

  • 我市功能农业首个发明专利获授权

  • 近日,市农科所专家团队牵头、株洲香之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一种富硒富锌降镉增产的优质稻生产方法及富硒富锌优质营养稻米”,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这是我市在功能农业应用技术领域获得的首个国家专利。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评价: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产业链上硒含量不稳定且有机硒占比不高的技术难点,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预防肿瘤的作用,每年的5月17日为国家全民补硒日。研究和应用硒营养生物强化技术,稳定提高农产品尤其是主粮的有机硒含量,对株洲等非富硒地区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 早在2018年,市农科所就开启了“追硒”之路。该所对接株洲香之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茶陵县秩堂镇共建功能稻米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开展富硒稻米技术集成与生产示范、硒锌铁配施技术生产试验;在芦淞区白关镇楠木山村开展富硒稻米生产示范。

  • 经专家反复试验和论证,“定向含有”技术成功应用。“其核心要点在于硒肥用量、施肥时间和量比控制,大幅度提高有机硒含量。”专家团队成员、市农科所总农艺师龚建华说,通过该技术生产出的大米,有机硒含量达到99.5%,硒品质大幅度提高。

  • 事实上,富硒水稻是功能农业的重要内容。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手段生产出含有特定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有益功效成分的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称,功能农产品让农产品中的营养物质从“富含”变为“定向含有”,是未来高端食品的发展方向。

  • 以此为契机,市农科所专家团队还将以富硒香米为主打产品,在富硒蒸谷米、富硒功能休闲食品、富硒功能米酒、富硒稻草配制饲料等方面,打造富硒功能水稻全产业链,叩开一道全新的“硒望”之门。

  • 新用户注册买卖免费领取888元https://www.10xiang.net

  • 免费查询商标:https://www.10xiang.net

  • 商标注册买卖费用:https://www.10xiang.net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