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展会前和展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展会前和展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 作者: 十象商标 发布时间:2024-01-12 21:34:17
  • 摘要

    一、展会前的知识产权保护:(一)展会主办方的权利义务(二)参展方的权利义务。二、展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投诉(二)展会期间专利保护(三)展会期间商标保护(四)展会期间著作权保护。

  • 一、展会前的知识产权保护

    展会前和展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图
  • (一)展会主办方的权利义务

  • 1.审查的义务

  • 展会主办方在招商招展时,应加强对参展方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参展项目(包括展品、展板及相关宣传资料等)的知识产权状况的审查。在展会期间,展会主办方应当积极配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 2.签订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义务

  • 展会主办方可通过与参展方签订参展期间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或合同的形式,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 (二)参展方的权利义务

  • 参展方应当合法参展,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并应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或司法部门的调查予以配合。

  • 二、展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 (一)投诉

  • 1.知识产权投诉机构的设立

  • 展会时间在三天以上(含三天)的,展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展会主办方应在展会期间设立知识产权投诉机构。设立投诉机构的,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派员进驻,并依法对侵权案件进行处理。

  • 未设立投诉机构的,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监督和有关案件的处理。展会主办方应当将展会举办地的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在展会场馆的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 2.投诉机构的组成

  • 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应由展会主办方,展会管理部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其职责包括:

  • 第一,接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投诉,暂停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展品在展会期间展出;

  • 第二,将有关投诉材料移交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

  • 第三,协调和督促投诉的处理;

  • 第四,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 第五,其他相关事项。

  • 3.投诉需提交的材料

  • 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向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投诉,也可直接向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权利人向投诉机构投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 第一,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涉及专利的,应当提交专利证书、专利公告文本、专利权人的身份证明、专利法律状态证明;涉及商标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证明文件,并由投诉人签章确认,商标权利人身份证明;涉及著作权的,应当提交著作权权利证明、著作权人身份证明。

  • 第二,涉嫌侵权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 第三,涉嫌侵权的理由和证据。

  • 第四,委托代理人投诉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 投诉人提交虚假投诉材料或其他因投诉不实给被投诉人带来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4.投诉的处理

  • 第一,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在收到符合《办法》第8条规定的投诉材料后,应于24小时内将其移交有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

  • 第二,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投诉或者处理请求的,应当通知展会主办方,并及时通知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

  • 第三,在处理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或者请求程序中,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展会的展期指定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的答辩期限。

  • 第四,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提交答辩书后,除非有必要作进一步调查,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送交双方当事人。

  • 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逾期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决定。

  • 第五,展会结束后,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处理结果通告展会主办方。展会主办方应当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统计分析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展会管理部门。

  • 第六,展会结束时案件尚未处理完毕的,案件的有关事实和证据可经展会主办方确认,由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移交有管辖权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 5.侵权的法律责任

  • 第一,参展方侵权成立的,展会管理部门可依法对有关参展方予以公告;参展方连续两次以上侵权行为成立的,展会主办方应禁止有关参展方参加下一届展会。

  • 第二,主办方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展会管理部门应对主办方给予警告,并视情节依法对其再次举办相关展会的申请不予批准。

  • (二)展会期间专利保护

  • 1.地方知识产权局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内容

  • 第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专利权的投诉,依照专利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 第二,受理展出项目涉嫌侵犯专利权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依照《专利法》第57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 第三,受理展出项目涉嫌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举报,或者依职权查处展出项目中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行为,依据《专利法》第58条和第59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 2.地方知识产权局对侵犯专利权的投诉或者处理请求不予受理的情形

  • 第一,投诉人或者请求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

  • 第二,专利权正处于无效宣告请求程序之中的。

  • 第三,专利权存在权属纠纷,正处于人民法院的审理程序或者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调解程序之中的。

  • 第四,专利权已经终止,专利权人正在办理权利恢复的。

  • 3.地方知识产权局的调查取证工作

  • 地方知识产权局在通知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时,可以即行调查取证,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询问当事人,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勘验,也可以抽样取证。

  • 地方知识产权局收集证据应当制作笔录,由承办人员、被调查取证的当事人签名盖章。被调查取证的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的,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也可同时由其他人签名。

  • 4.展会期间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

  • 对涉嫌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处理请求,地方知识产权局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依据《专利法》第11条第1款关于禁止许诺销售行为的规定,以及《专利法》第57条关于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责令被请求人从展会上撤出侵权展品,销毁介绍侵权展品的宣传材料,更换介绍侵权项目的展板。

  • 对涉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处理请求,被请求人在展会上销售其展品,地方知识产权局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依据《专利法》第11条第2款关于禁止销售行为的规定,以及第57条关于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责令被请求人从展会上撤出侵权展品。

  • 在展会期间假冒他人专利或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地方知识产权局应当依据专利法第58条和第59条规定进行处罚。(三)展会期间商标保护

  • 1.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内容

  • 第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商标权的投诉,依照商标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 第二,受理符合《商标法》第52条规定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投诉。

  • 第三,依职权查处商标违法案件。

  • 2.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投诉或者处理请求不予受理的情形

  • 第一,投诉人或者请求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

  • 第二,商标权已经无效或者被撤销的。

  •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受理后,可以根据商标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 3.展会期间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

  • 对有关商标案件的处理请求,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 (四)展会期间著作权保护

  • 1.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内容

  • 第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著作权的投诉,依照著作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 第二,受理符合《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的投诉,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 2.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收集证据的手段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投诉或请求后,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收集证据:

  • 第一,查阅、复制与涉嫌侵权行为有关的文件档案、账簿和其他书面材料;

  • 第二,对涉嫌侵权复制品进行抽样取证;

  • 第三,对涉嫌侵权复制品进行登记保存。

  • 3.展会期间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 对侵犯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处理请求,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没收、销毁侵权展品及介绍侵权展品的宣传材料,更换介绍展出项目的展板。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