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手机壳商标侵权案例分享

手机壳商标侵权案例分享

  • 作者: 小象 发布时间:2024-01-14 03:36:10
  • 摘要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起手机壳商标侵权案例,手机壳几乎人手必备,有人为了保护手机避免划伤,有人为了彰显个性装饰手机,手机壳也成为一种时尚快销品。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起手机壳商标侵权案例,手机壳几乎人手必备,有人为了保护手机避免划伤,有人为了彰显个性装饰手机,手机壳也成为一种时尚快销品。

    手机壳商标侵权案例分享图
  • 不同于在商品上直接附着商标标识的传统假冒行为,本案侵权行为是一种在手机主板软件中使用假冒商标的新型犯罪手法。侵权人未经权利人授权许可,在手机主板内灌注隐藏品牌标识的软件,手机开机后输入特定指令,手机屏幕上就会显示假冒的商标标识。本案组织结构复杂,非法经营数额高达上亿元,社会危害严重。

  •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核心行为特征是“商标使用行为”。因此,不能对所有“回收旧手机维修翻新后销售的行为”一概入罪。

  • 被告人郭明升、孙淑标、郭明锋及其辩护人对其未经“SAMSUNG”商标注册人授权许可,组装假冒的三星手机,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的犯罪事实无异议,但对非法经营额、非法获利提出异议,辩解称其淘宝网店存在请人刷信誉的行为,真实交易量只有10000多部。

  • 原告某耀终端有限公司智能手机是标志性的科技品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原告认为被告未经许可,擅自在其经营的数码网店销售带有与公司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标志的手机壳,而该产品与核定使用的手机壳商品构成相同商品,被告在其网店的网页详情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标志完全相同的标志,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遂诉至汕尾市城区人民法院,要求判令被告停止相关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消除影响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 一是全面审查新型侵权方式,准确认定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检察机关综合全案事实及证据,从主板性质和功能、行为手段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开关机动画中的标识亦表明手机和注册商标之间的关系,认定在手机主板中灌注隐藏涉案品牌标识的软件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权利商标的品质保障功能,也严重影响权利公司的声誉及消费者权益,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 本案涉及苹果公司“”“”商标以及华为公司“”商标,涉案金额高达6848余万元。判决澄清了“翻新手机”与“二手手机”的异同,清晰阐明了人民法院对于“二手手机”翻新行为性质的认定;判决表明,确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金额的应依法认定,不因被告人不予供述或翻供而轻纵。本案判决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于中外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平等保护,以及对侵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行为的严厉惩处。

  • 本案涉及苹果公司商标以及华为公司商标,涉案金额高达6848余万元。判决澄清了“翻新手机”与“二手手机”的异同,清晰阐明了人民法院对于“二手手机”翻新行为性质的认定;判决表明,确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金额的应依法认定,不因被告人不予供述或翻供而轻纵。本案判决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于中外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平等保护,以及对侵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行为的严厉惩处。

  • 今天这起商标侵权案例是因为商家售卖的手机壳上带有某知名手机品牌的logo商标,诚然这是为了突出使用者手机的品牌,但是这并不影响产权人投诉或者起诉侵权,甚至将手机壳上的商标P掉,或者遮挡,依旧会被产权人以购买鉴定的形式投诉售假,判定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你的实物上是否出现品牌商标,一切以实物作为第一判定标准。

  • 某商行称其销售的假冒白酒均系从他人处回收的礼品酒,但不能证明。因此,在综合考虑涉案注册商标的知名度、被诉侵权产品的数量和价值、被诉侵权产品涉及食品安全、某商行的主观过错程度等因素后,法院判定,浏阳市某商行赔偿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共计万元。

  • 2021年7月,浏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浏阳市某商行依法进行检查,发现店铺内销售的10瓶“国窖1573经典装浓香型白酒”均为假冒白酒,遂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没收假冒白酒并处以1万元罚款。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后,“国窖1573”生产厂家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将该商行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共计12万余元。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