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全疆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何落地克拉玛依?

全疆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何落地克拉玛依?

  • 作者: 十象商标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12 17:30:16
  • 摘要

    从过去的6到10个月缩短至现在的5个工作日——如此神速的专利授权时间,让刚刚获得“一种除硫化氢装置及采油设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克拉玛依市三达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剑平喜出望外:“这样的效率,以

  • 从过去的6到10个月缩短至现在的5个工作日——如此神速的专利授权时间,让刚刚获得“一种除硫化氢装置及采油设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克拉玛依市三达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剑平喜出望外:“这样的效率,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全疆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何落地克拉玛依?图
  • 如此高效获得专利授权,得益于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成立。

  •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重要时间节点

  • 2008

  • 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克拉玛依市这3个城市被国家纳入首批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城市

  • 2016年

  • 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提出:在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知识产权保护需求高的城市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2019年10月中下旬

  • 克拉玛依市正式启动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申报工作

  • 2020年5月25日

  • 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2022年1月7日

  • 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成为新疆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2022年3月3日

  • 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克拉玛依市揭牌,这是全国第33家、也是目前新疆唯一一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3月3日,该中心在克拉玛依市揭牌,这是全国第33家、也是目前新疆唯一一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一个重要布局点。

  • “设立该中心的目的,是带动和推进新疆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推动新疆产业转型升级。”参加揭牌仪式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厅长级干部鹿毅说。

  • 全疆唯一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什么能落地城市规模在全疆范围内并不占优势的克拉玛依呢?

  • 被“模仿”的愤怒

  • 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采油工具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国内申报了发明专利。

  • 不过从此之后,这项技术的发明专利授权过程就成为了漫长的等待过程。

  • 2018年,在一次项目竞标中,该公司副经理王旭发现和他们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有极高相似度的另一项产品就握在一同竞标的同行手里,且其报价还比自己公司低。

  • “辛苦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我特别难过。这对我们的研发团队也是巨大的打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旭仍然“气不打一处来”。

  • 目前,我国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一般为3年左右,实用新型专利为6到10个月。如果企业想“加急”,需缴纳优先审查的费用。即便如此,从申请到授权的时间至少也要2年左右。

  •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力度,的确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在克拉玛依,不少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扰。

  • 新疆天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克拉玛依市本土精细化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之前曾申请过两个克拉玛依市级重点研发项目,两年后以“合格”成绩结束了研发项目。

  • “内行都知道,我们取得的成果完全可以达到‘优秀’。”在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刁晶晶看来,项目从“优秀”变成“合格”,就是因为成果中的专利授权周期太长,严重影响了公司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困扰下的思考

  • 面对企业遭受到的这种困扰,多年来一直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潘永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 潘永庆现任克拉玛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创新型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如果不能有效保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势必影响克拉玛依的城市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潘永庆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他在筹划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手段。

  •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提出:在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知识产权保护需求高的城市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导,国家局与地方知识产权局、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功能性平台。

  • 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能为当地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还能通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城市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 “克拉玛依市是全疆最典型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应该是全疆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比较高的城市。”潘永庆眼睛一亮——积极争取全疆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克拉玛依市!

  • 知己知彼的信心

  • 理想很丰满,但面对强有力的对手,克拉玛依市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 2008年,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克拉玛依市这3个城市被国家纳入首批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城市。

  • “试点城市”也是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前提条件。

  • 潘永庆仔细研究后发现,国家在布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时并不是“平均分配”,也不是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国家之前获批的32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和产业发达地区或省会城市。这些城市人口基数大、产业聚集、资源丰富,优势突出。而西北五省区获批建立的唯一一家,就设在陕西省西安市。

  • 克拉玛依市要在全疆3个城市中脱颖而出,确实压力不小——

  • 乌鲁木齐市不用多说,作为首府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昌吉市相关申报工作筹备得早、进度快,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 因此,作为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克拉玛依市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优势。

  • 但潘永庆掰着手指细数了下克拉玛依市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与保护方面积累的雄厚基础,底气又增加了不少——

  • 首先,克拉玛依市是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拥有千万吨级的大油田和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炼化能力,聚集了全疆大部分油服企业,全产业链优势和产业特色明显,科技力量雄厚。

  • 其次,克拉玛依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尤其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预警、专利导航和知识产权运营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疆领先。

  • 第三,克拉玛依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促进对外交流等方式,在全市营造出了鼓励科技创新、崇尚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精神根植于每一位克拉玛依人心中。

  • 截至目前,克拉玛依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件,远超全疆平均水平,提前完成全疆“十四五”目标;商标申请1348件,核准注册商标912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量4699件。

  • “十三五”期间,克拉玛依市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科学技术奖、专利奖等奖励1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自治区专利奖35项。

  • “全力以赴,志在必得!”克拉玛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矫胜田向全局下达了“死命令”。

  • 强大的支持

  • 首先要取得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 克拉玛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将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想法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

  • 党的十九大以来,克拉玛依市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上态度积极,主动担当作为。

  • 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均认为,争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本市的工作,要举全市之力,积极推进。

  • “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给我们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潘永庆感到浑身都是劲儿。

  •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早在之前的机构改革工作中,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就已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克拉玛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留了一手”:将原来的市知识产权中心带编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重组成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内设机构,为后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扩编升级奠定了基础。

  • “事后回想,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手。正因如此,最终为克拉玛依市在后来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潘永庆说。

  • 2019年10月中下旬,克拉玛依市正式启动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申报工作。

  • 人从哪里来?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协调会议,由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积极配合,一边向各局委办选调人才,一边面向社会广纳人才。

  • 钱从哪里出?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确定为独立预算单位,财政全额拨款,由市财政局牵头,筹集资金,保证建设。

  • 办公场地设在哪里?克拉玛依市委决定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最优质场地——原市质监局的机关办公楼腾出来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办公场地,并且承诺会按照要求改造。

  • 最终,克拉玛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大量走访调研,并结合克拉玛依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递交给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局。

  • 这份扎实完备的建设方案,详细介绍了克拉玛依突出的产业优势、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和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这也是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主要条件。

  • 克拉玛依市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可。2020年5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太激动了。谁都没想到,克拉玛依市能一次性通过远程专家的评估,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建设的决心。”矫胜田说。

  • 批复同意建设后,留出来的建设时间只有8个月,这对克拉玛依市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全国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建设过程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 为确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质量建设,克拉玛依市将其列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

  • 克拉玛依市相关部门立即面向全国招聘20名工作人员,并分成两批派往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系统培训,以做好人才储备;筹集近500万元资金进行场地建设;按要求建设信息化系统,实现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对接……

  • 另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专门派出了专家王博到克拉玛依市协助筹建。

  • 这是势如破竹的态势。

  • 踏上新的征程

  • 2022年1月7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成为新疆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3月3日正式揭牌。

  • 这意味着克拉玛依市可以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平台优势,以四个以上千亿产业集群为重点,面向石油天然气开采、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基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材料等克拉玛依特色产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通过大幅缩短审查和授权时间,助力高价值专利培育,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但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能发挥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其影响范围也将远远超出克拉玛依市。

  • 在实地验收时,国家知识产权局派出的验收组就对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该中心立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辐射中北亚,发挥人才优势,注重能力建设,帮助创新主体“走出去”,为边疆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如此高的定位,凸显了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重要地位。

  • 在矫胜田看来,建立初期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以“快保护”为主要工作目标,帮助企事业单位建好知识产权保护的“防护盾”。接下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还要拓展与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维权援助等方面的对接,贯通专利授权、确权、维权全链条,构建“大保护”格局,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彻底解决申请周期长、维权难、赔偿低等问题。

  • 去年年底,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乌鲁木齐市中级十象商标法院、克拉玛依市中级十象商标法院签署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协议》,共建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司法保护平台和乌鲁木齐知识产权法庭(克拉玛依)巡回审判点。这是克拉玛依市探索构建“大保护”格局的重要一步。

  • 矫胜田说,未来,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更应该思考“快保护”背后的深层次含义——致力于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尤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市场进行长久的布局,为企业筑起知识产权保护的“钢铁长城”,为企业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撑好保护“大伞”。

  • 截至目前,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主动走进克拉玛依市20多家企业,帮助他们进行专利和市场分析。(郭雪梅虞欣睿)

  • 来源:新疆市场监管局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