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标资讯中心 >  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

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

  • 作者: 小象 发布时间:2024-01-13 16:00:44
  • 摘要

    10年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一道道生态红线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 10年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一道道生态红线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图
  • 新时代10年,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首创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生态修复成效更加显著。

  •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产出主要指标保持快速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PCT当年申请量达800件;马德里商标注册有效量达到260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达到25件。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稳步推进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试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濒危物种的拯救工程,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112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

  • 此外,“海洋科普大篷车”开进基层宣讲活动也在现场进行授旗。活动邀请海洋专家走进学校、社区、企业,以海洋知识科普、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为主题进行科普宣讲活动。现场,来自海盛社区、天心岛小学和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三位代表上台接旗。11月12日,第一场科普宣讲将面向25对亲子,在海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

  • 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与宪法,25部相关法律得到修订,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奖补资金500亿元,支持实施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约200万公顷。

  • “我们在巡护时发现江豚出现的频次有了明显增加,并多次目击到母子豚。”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高级工程师王召根说。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保护区的水质已经达到了二类水的标准。镇江市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增殖放流、修复水生植被、建设人工鱼巢、生态浮岛等生态修复措施,以及常年禁渔执法管理,保护区内渔业资源逐渐稳定,包括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在内的400多种野生动植物,在保护区繁衍生息。目前,保护区内地江豚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常年生活着25头左右的江豚,

  • “出重拳拆除治理后,从2021年初,我们陆续邀请林业、环保领域的相关专家,对湿地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制定湿地恢复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做好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工作。”据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同志介绍,该市大力实施冶戍林区生态恢复,植树造林367亩,湿地植被面积达到55.75公顷,植物种类丰富到18科25属25种。实施了总投资700万元的中央资金湿地修复项目和投资550万元的中央资金退耕还湿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保护区核心区全面清理和生态修复,投资1.3亿的黄河湿地修复项目也正在谋划中,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构筑起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屏障。

  • 宿迁网讯(记者周妮)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11月25日,在宿迁召开的1+X新闻发布会上,该局发布了宿迁生物多样性调查总体情况。

  • 这十年,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的十年。中国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同时,中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 “大爷,这是我们的举报电话,您有情况随时拨打,感谢您为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7月25日起,沿溪镇河长办负责人江杰每日带领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此次生态环境整改行动,将“小到江河大到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个人和每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的主体意识植根到群众心中。

顾问图片
还有“商标购买”的更多问题?,提交信息立即获取解答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